律师网

劳动者应当在多长时间内申请劳动仲裁(劳动者应当在多长时间内申请劳动仲裁赔偿)

2024-05-15 23:43:25 围观 : 541 次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纠纷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等法律途径解决。劳动者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时,仲裁期限应当是多长?

首先,我们需要解释一下什么是仲裁时效。简单来说,仲裁时效就是劳动者向仲裁机构申请维权的法定期限。也就是说,如果劳动者未能在法定期限内行使权利,则失去提起仲裁来维护自身权益的权利。丧失权利并不意味着仲裁机构不受理该申请,而是对方当事人可以提出答辩并拒绝履行。

劳动者应当在多长时间内申请劳动仲裁(劳动者应当在多长时间内申请劳动仲裁赔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也就是说,原则上劳动者想要维权,必须在明知权利受到侵害后一年内申请仲裁。如果超过仲裁时效,对方当事人可以提出仲裁时效抗辩。然而,上述法律也规定了例外情况。

劳动者向用人单位主张权利、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用人单位同意履行义务的,仲裁时效可以中断。自中断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将重新计算。

发生不可抗力,劳动者不能在规定期限内申请劳动仲裁的,仲裁期限可以中止。中止原因消除后,仲裁期限自中止之日起继续计算。什么是不可抗力?举个通俗易懂的例子,如果发生地震、洪水、泥石流、火山爆发,工人就不能申请劳动仲裁。仲裁时效必须首先中止。当上述原因消除后,仲裁时效可以继续计算。在司法实践中,劳动者遇到的具体情况是否属于不可抗力,将由仲裁机构来判断。

另一种情况是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而发生纠纷。这种情况意味着,员工在上班时,虽然明知用人单位拖欠加班费或其他劳动报酬,但为了保住工作,不愿意与公司发生冲突,会解决。等他离开公司后通过仲裁解决。如果这种情况被要求自知悉之日起一年内提起仲裁,这对劳动者来说是不公平和困难的。因此,法律规定,在这种雇佣情况下,仲裁时效从雇员离职之日起计算。

当劳动者遇到用人单位侵犯其合法权益时,应积极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法律不保护那些不顾自己权利的人。

相关文章